《白公鹅》教学设计15篇
作为一名老师,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,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。那么问题来了,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《白公鹅》教学设计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《白公鹅》教学设计1【教学目标】
1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2、了解作者笔下白公鹅的特点,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。
3、了解《白鹅》和《白公鹅》在写作上的的异同之处,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特点。
4、学习收集好词好句,积累语言。
【课前准备】
1、学生预习课文,自学生字词。
2、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学生要完成的表格。
【教学课时】
1课时。
【教学过程】
一、激趣导入
1、播放多媒体课件。
2、生,观察讲述,你们见到了一只什么样的鹅?
(学生自由讲述,动作描述)
3、师,这只白公鹅与《白鹅》里面的鹅有什么异同。
(学生可用语言或动作描述)
二、初读课文
1、学生找自己的同桌读课文,要求:
读准字音。
2、全班交流,注意正音:
指名读、小组分段读。
3、再读课文,要求:
读准字音,读通顺。
< ……此处隐藏22614个字……p>如 “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,仔细掂量着每一步。”一句,我引导学生先说说“掂量”是什么意思?(用手称称重量――反复思考应该怎么做,结果会怎样)再想想鹅在掂量什么?(这一步落在哪里好,怎样放下去好)体会鹅走路的“慢条斯理”,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。又如“落步之前,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,再合上掌蹼,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;然后摆一小会儿这个姿势,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。”一句,我让学生想象鹅每一步的动作,并用手演示一下,体会鹅走路的样子,同时感受观察细致、描写的具体;在学生想象走路样子后,我又把课文后第二个“再”换成“最后”,让学生读一读,通过比较体会用“先…再…;然后…再…”突出了鹅不厌其烦地认真走每一步的样子。(课后,有教师提出,当学生想象出鹅走路的样子后,可引导学生思考,你有没有在生活中,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这样“慢条斯理”走路或做事的例子,让学生联想到戏剧中大官走路的样子。我觉得很对。)3、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与表达能力最有效的手段。如何在品读欣赏的同时,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?我觉得,可以在课后安排仿写的练习。如让学生仔细观察戏剧中“官员”踱着方步走路的样子,进行仿写的练习。
在写下以上反思的同时,我担心,我这样的设计,这样的教学是不是会被人指责过于强调了“训练”,回到了强调“语言文字训练”的年代,使语文课失去了情趣。因为,在新课程实施后,不少教师不敢再提“训练”两字,似乎一提“训练”就是支离破碎的、冷冰冰的、没有情趣的语文课。但我却困惑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为“悟” 而“悟”,为“人文”而“人文”,为“情感”而“情感”的教法。我以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“矫枉过正”使语文教学丢失了语言的特色,丢失了语文的特色,这也是不对的,值得我们反思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