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窗边的小豆豆》读书笔记15篇
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,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,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。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《窗边的小豆豆》读书笔记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《窗边的小豆豆》读书笔记1《第一次来车站》和《窗边的小豆豆》这两篇讲了小豆豆退学的经过和第一次去巴学园在车站的情景。
小豆豆的确是一个不让人省心的孩子。班主任老师是这样对豆豆妈讲的:“她上课的时候把书桌盖子开了关,关了开,足有上百次!好不容易不再把桌子弄出声音了,她又跑到教室窗子旁边站着,说要和宣传艺人打招呼。不看宣传艺人了吧,她又站在窗子旁边朝上面喊:‘唉,你在做什么?’原来她是在和燕子说话!”班主任老师并不是一个不通情达理的人,只是小豆豆实在是干扰到了整个班级上课,才不得不请豆妈把她送到别的学校去。
刚开始看《窗边的小豆豆》,我也只是觉得小豆豆是个超有个性,但非常可爱的孩子,并没有往别处想。最近读了黑柳彻子的另外一本书《小时候就想的事》,书中说,《窗边的小豆豆》出版以后,很多读者怀疑小豆豆是LD。后来,黑柳彻子看了很多有关LD的书,连她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LD了。
LD,学习障碍症的英文缩写。据说爱因斯坦、爱迪生、汤姆·克鲁斯都是LD。小豆豆未必就一定是LD,就算真是,她也是一个幸运的孩子。因为她小时侯“LD”这个词 ……此处隐藏10803个字……。我记得丰子恺老先生曾画过一幅画,画的名字叫“教育”。上面画了一只巨大的手,将一个哭得惨兮兮小孩硬往一个人形模版上压。这幅画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现代教育的状况:压迫。记得小林校长说过:“无论哪个孩子,都具有优良的品质,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。所以,我们要早早发现这些品质,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。”他还说:“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好的模式中,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。因为孩子们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。”还记得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秋生说过:“不要把孩子放在与成人对立的强制的轨道,成人要尊重孩子、了解孩子、解放孩子,做到真正从儿童出发,倡导儿童本位。他问了一个沉重的问题:“怎样让我们的孩子,更像一个孩子?” “作为成年人、作为父亲、作为老师、作为校长,不知不觉中做了摧残纯美的童年生活的刽子手。我们以爱的名义做着伤害爱的事情。成人把自己以为重要的喜欢的强加给孩子,从来没有平等地蹲下来问孩子需要什么。成人给孩子太多的压力,孩子的生活被成人所控制,是孩子的悲哀。”
但在中国现在的教育形式下,我想没有哪个老师敢这样吧。记得有一个外国老师曾到中国来教英语。他的教育方式很开放:上课时可以直接发表言论,如果遇到意见不一,还可以当堂讨论,学生们还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上课。这种方式,学生们很快乐,老师很轻松,上课的效率也很好,我们何乐而不为呢?而有许多家长却不这么认为,他们认为这个外国老师的方法不对,应该对学生严加管教,不应该这样无拘无束得学习,他们认为这样是教不出的好学生的。后来,在家长们的压力之下,这个外国老师被迫辞职。
说到这里,我又想起了鲁迅先生的“救救孩子们”。我多么迫切希望国家能够改变教育观念,保留我们的童真,让我们快乐的学习吧!